智能汽车“旋风”下,云巨头分列“演兵”
作为过去十年发展最成熟的云,金融云、零售云、政务云等一路高歌猛进,推动众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云深入“产业”的一个现实缩影。如今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云正在飘向汽车行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包括腾讯云、
作为过去十年发展最成熟的云,金融云、零售云、政务云等一路高歌猛进,推动众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云深入“产业”的一个现实缩影。如今作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云正在飘向汽车行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包括腾讯云、字节云、百度云、华为云、阿里云等业内巨头纷纷对外“秀肌肉”、发布会一个赶一个,几乎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
6月24日,腾讯在智慧出行2022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专有云平台,发布“车云一体”战略规划;7月13日,阿里云智能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在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自动驾驶”将是未来阿里云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在随后的云栖大会上对外宣布了“汽车云”解决方案;8月1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联合安永发布业内首个智能汽车云服务白皮书;9月6日,在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百度智能云发布了 “云智一体3.0”架构,并首次发布了“汽车云”解决方案,一时之间汽车云领域可谓是盛况空前。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一场由智能汽车引发的“飓风”
若把时间轴拉回到几年之前,云厂商对于汽车行业的热情远没有现在这么高涨,“汽车云”也并不具备单独“成军”的底气和实力。然而,青萍起于微末、形势比人强,近年来由电动化、智能化卷起的“行业飓风”,已经迫使这一“不起眼”的领域,突然间具备了“搅动风云”的力量。
一来,云市场经过了前些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突然间前所未有地进入了“瓶颈期”,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公开资料显示,阿里云2021年Q1的收入增速为37%,但2022年Q2已经下降到了10%;腾讯云在2019年之后不再单独披露云业务收入,而放入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项下,该业务在2021年Q1的收入增速为47.4%,但2022年Q2已经下降到0.8%——几乎等于没有增长。
作为“领头羊”的阿里云与腾讯云尚且如此,步步紧逼的百度云、华为云也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不是忙着调整组织框架降本增效,就是在部分领域大规模收缩阵线寻求盈利的机会。在此背景下,行业性的“野蛮生长”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取而代之的是云玩家们的集体转向,即寻求在重点领域找寻突破的良机。在政务云、视频云之外,汽车云无疑正是这样的一个机遇。
二来,过去两年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前所未有地改变了行业面貌,成为用云量最活跃的增量市场和领域。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3.07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连续7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单月渗透率已经超过20%。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个车企往往包括300多个业务系统,而新能源车企会更多。在传统车企转型的过程中,也引入了非常多的IT新技术,对云原生技术能力的需求日趋增长。
在一辆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中,生产、研发、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上云,完整的汽车云是一套集合了IaaS、PaaS、SaaS的整体解决方案。据国际分析机构沙利文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云市场追踪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规模较小的车企在汽车云上的年度预算在1000万元左右,集团级大型车企的汽车云年度预算在5000万元左右。《报告》显示,2021年大中华区汽车云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335.2亿元——相当于阿里云2022财年收入的45%,预计到2026年可能会突破80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原本汽车作为工业品的属性已经被深刻地改变了,现在汽车越来越像一个智能终端,应用越来越广、场景越来越多,用云量正在呈现出指数级倍增的势头。不难预见,在这一场智能汽车引发的“飓风”之下,汽车云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汽车云驶入深水区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酝酿之后,正在一步步地走向行业“深水区”,并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点。
其一,从单纯的租用资源变成了资源云、能力云并重,特别是能力云的增长非常强劲,正在一步步成为汽车云行业的新增长点。
据国际知名调查机构沙利文提供的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落地应用场景”需求量首次超过“数字化转型”需求,大概在70.4亿元,在整个汽车云IaaS+PaaS中占比达到59.3%。拉长时间来看,中国汽车云IaaS+PaaS应用场景规模由2017年的15.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5.8%。也就是说,智能化驱动车企上云需求迎来拐点,这意味着一个围绕新技术展开的市场正在开启。
具体来看,汽车云包含两大方向:一是车企作为制造业,基于数字化转型产生的内部管理、数字化运维、智能生产、产业链及供应链协同等需求;二是车作为当下最火的智能终端,其产生了庞大的数据存储、计算的需求,只有上云才能高效地处理这些需求,以满足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车联网功能。
以自动驾驶领域的仿真平台测试来说,其需要在无需实车的情况下,直接通过仿真软件将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进行数字化还原,建立尽可能多的真实世界系统模型进行测试验证。在自动驾驶仿真测试中,云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云服务能够将算法训练效率提升10倍以上,数据处理成本降低50%,在提升自动驾驶的迭代效率、增强自动驾驶安全性方面意义重大。以上还仅是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其他如智能座舱、车联网等场景,也有对云的场景应用需求。
其二,云厂商与车企的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渐从服务转向共创共生。与之前汽车云仅仅停留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不同,如今的汽车云已经深入到了业务层面,车企与云厂商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复杂起来。一方面,汽车云化有利于产业实现新的价值重构;另一方面,车企基于技术自主、数据安全等考虑对于云厂商的介入报以谨慎态度,要么选择自建云基础设施,要么就是在合作上“放不开”,导致更深层次的云应用无法深入汽车行业。
但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将云业务外包出来还是彻底的自主,对于车企而言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毕竟投资回报率、周期都是重要考虑。而在合作方面,在照顾车企自主、安全的技术需求前提下,将双方优势发挥到最大(不涉足车企关切的算法,而为其提供除算法之外的应用支持),力求共创共生就成了新阶段车企与云厂商合作的主流。
百度、华为谋求全面渗透
从上文不难看出,目前大厂都已经参与到了汽车云的竞赛之中,但各家仍有很大不同,其中尤以百度、华为对该领域的介入为最深。
拿华为来说,《报告》显示华为云以22.8%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汽车云市场(IaaS+PaaS)位居第一,很多细分领域华为云也同样独占鳌头。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云在自动驾驶领域抢占了16.9%的市场份额,阿里云16%,腾讯云15%。在车联网领域,华为云占比20.2%,阿里云18.9%,腾讯云18.3%;在车路协同领域,华为云占比24%,百度云22%,阿里云18%。
华为将其汽车云总结为三朵云:在数字化研发、生产、供应链阶段帮助车企“造好车”,在数字化营销阶段帮助车企“卖好车”,在数字化出行领域(车联网、地图导航、内容生态等)帮助车企“用好车”。
与之类似,今年9月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负责人沈抖在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推出三朵汽车云: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环节的集团云,覆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网联云,以及覆盖产业协同、物流调度的供应链协同云。从两者的布局来看,两者即有共性又有个性。
首先,两者都对智能汽车产业介入很深,因此两者在汽车云领域的布局也都非常广泛。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百度与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车已经逼近量产阶段,自动驾驶类无人出租车也已经上路,这是百度将其汽车云广泛地服务于造车全流程、全环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出“量产汽车”的华为而言(问界系列),其目标也大致类似,即都是通过覆盖全产业链的方式布局汽车云,以满足其“造车、卖车”的需求。
其次,目前两者仍存在有明显的不同。拿百度来说,自动驾驶在百度汽车云战略中的地位较高,显然百度在这一领域有着自己的更深层次需求;与此同时,营销在百度汽车云战略中的地位略低于华为,从本质上来看两者在汽车云上的这种差异源于双方身份的不同。
百度深耕AI多年如今又亲自下场造车,自动驾驶作为汽车应用综合技术(包括AI、云等)最多的领域,自然在百度的整个云战略中地位突出。相比之下华为虽然也参与了“造车”,但限于目前与车企的“合作身份”,有一些领域还是有些“身不由己”,因此其把焦点还是主要放在了“造好车、卖好车”的定位上。
AT们选择战略聚焦
与前者不同,以阿里云,腾讯云、字节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在投入汽车云方面则比较聚焦,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三家的方案却也差异万千。
一来,相比阿里云、腾讯云等拥有较强IaaS能力的云而言,以火山引擎为代表的字节云则在这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其发力方向核心在于扬长避短。
其策略是充分利用汽车云转向SaaS能力云的体系化输出契机,重点放开其所擅长的数据技术,加深数据与场景的结合,通过PaaS层和SaaS层的贯通寻找新的机会点。比如,火山引擎发布了企业级数据产品——数智平台VeDI(Volcano Engine Data Intelligence),包括数据引擎、数据建设和管理、数据分析应用及解决方案的全链路数据能力。其中,数智平台VeDI分成PaaS层和SaaS层两部分,提供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运维降本、运营提效和业务增长。
相比之下,阿里云、腾讯云则凭借完备的云生态,寻找在场景、数据方面的重点突破。比如腾讯智慧出行事业部在今年6月推出了“车云一体化”解决方案,聚焦在了汽车的智能化,而弱化了供应链、生产等环节。在云端,腾讯主要推出了智能汽车云(自动驾驶、座舱、车图)与智能营销云;在车端,腾讯推出智慧座舱(TAI4.0 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智驾地图、高精地图)解决方案;在手机端,腾讯推出以微信+企业微信为核心的社交生态,以及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微信车卡、数字钥匙)。
阿里云的汽车云业务,主要围绕研发、生产、制造这三大业务场景,推出了“自动驾驶云”、“智造云”、“营销云”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提供“产研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
综合来看,可以看到各家云厂商解决方案的落地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取决于自身的应用生态和实践需要。
小结
从行业来看,云服务是个典型的新瓶装旧酒的生意,即通过新技术革新老行业而实现新发展。而在经过了若干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云计算行业正来到了新的时间节点。从行业增速上来看,整个行业的增速均在放缓,暂时进入一个“常规”增长的阶段。
据IDC报告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65.8 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21H1 增速为 46.55%)。从厂商份额来看,TOP5 没有发生变化,但一些细节仍值得关注。比如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强力攻势之下,前五厂商的市场集中度在IaaS+PaaS层面较上年有所下滑。其中,TOP 5 厂商上半年分别在IaaS市场、IaaS+PaaS市场分别下降1.5%、1.6%。
在此背景下,抓住“大有可为”的汽车云机遇,或对其扭转颓势、强化头部格局,发挥极大的作用。
原文标题 : 智能汽车“旋风”下,云巨头分列“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