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AR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丛林,虽然大家不是一个团队,但是在大家快要走出黑森林的时候,看到一些同行倒下,这种感受其实是挺难受的。”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表示,“我认为AR行业的发展,今年和明年是一个拐点,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拐点。”
8月26日,祝铭明在2023 Rokid Jungle发布会后的一次专访中,向外界明确传递了这一声音。
Rokid祝铭明:一群疯子,一个梦想,十年光阴。
在笔者看来,Rokid历年的秋季发布会均以“Jungle”(丛林)为名,或许也在暗含“黑暗丛林”之意。不过,今年展现给业内的是一片即将迎来黎明的生态丛林。
也正是在这次发布会上,Rokid率先发布了消费级OST(Optical See-Through)个人空间计算平台Rokid AR Studio。它延续了Rokid分体式设计思路,由AR空间计算眼镜Rokid Max Pro和AR空间计算主机Rokid Station Pro组成。这是一套体验更极致、更轻便的空间计算产品,也是AR用户的第一台空间计算机。
祝铭明表示,如果之前Rokid的每一次新品发布都是让盲人摸到大象的某一部位的话,那么这次Rokid AR Studio则是整只大象面貌的完整呈现。
这一次,Rokid把AR从“娱乐”彻底带入了“生产力”阶段。
9月6日,Rokid宣布开始面向全球正式开售全球首款经谷歌认证的AR版便携式Android TV终端Rokid Station(全球版)。新品在连接Rokid Max AR眼镜后,即可随时随地享受私密的Android TV体验。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娱乐界的“第三次变革”或将席卷而来。
从有线电视娱乐到移动互联网娱乐,如今的大众娱乐第三叠浪已经由AR头部品牌Rokid携手谷歌发起——他们不但将多媒体设备缩小成一副眼镜大小,而且将屏幕从几十寸的传统液晶屏幕延展成为125寸影院级无形大屏……
很多人并没有想到,在将人类从显示屏幕、网络的物理限制中解放出来之后,躺着看大屏其实并不是Rokid Station(全球版)的唯一卖点。
如今,在仅有手机大小的Rokid Station(全球版)上,祝铭明还在思考如何把游戏体验做足?他的秘诀是——“云”。
用户可以在Google Play上下载应用和游戏,包括 YouTube、Hulu、Disney+、TVer、AbemaTV等,以及大量沉浸式游戏。玩家还可以自己安装APP。此外,它还支持HDCP和云游戏。
AR眼镜与云计算发生的化学反应让潮玩一族享受到了算力随取随用的乐趣——人们随时随地开战,无论是在露营、出行,还是旅途中……
而这一切,人们通过揣在兜里的AR眼镜就可以随时开启。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在这个超级竞争的横向世界中,当出现了技术革新或有了其他根本性的变化,机遇就敲响了你的大门。抓住这个机遇,最先做出反应,在其他人还在犹豫不决时就率先行动的公司,才会真正拥有机遇,战胜竞争对手们。”早在1996年,前英特尔总裁安德鲁·葛洛夫在他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偏执狂”的真正价值。
祝铭明同样也是一位执著的“偏执狂”。
在产品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祝铭明坚持用单摄像头结合大量的AI技术来实现AR的空间计算能力。为了还原真实的深度信息,Rokid死磕技术难题。为了解决业界单摄像头3D手势识别精度不够高的问题,Rokid采集和标注了数百万手势样本训练数据集,经过大量的AI训练,充分发挥XR2+的硬件加速能力,最后达到了厘米级的识别精度、厘米级虚实手贴合精度和10ms极低单帧跟踪耗时体验。
对于采用OST的硬件来说,眼镜一般只有几十克,每增加1克,可能都要做平衡考虑;而每减少1克,都是一次技术攻坚。
相比上一代,Rokid Max Pro增加了一枚摄像头,为用户带来了天上地下的体验差别,但却只比上一代Rokid Max重了1克。
“如果一定要给Rokid一个定义的话,它其实是一个包裹在精致的产品硬件产品设计中的一个软件公司。”祝铭明说。
“选择做OST(光学透视技术,Optical See-Through),本身是一种较劲方式的选择。我更喜欢和软件较劲,而不是硬件。”祝铭明坦言他相信软件能够定义一切,“因为一旦你对硬件的东西过于痴迷和依赖之后,你的能力是不可改变的,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大部分的创业者,尤其是创新的创业者,要想推动硬件的变化,即便你有这个能力,周期也是很长的。”
2021年,Rokid在AR行业率先提出了分体设计,打造了AR行业首款主机Station,引入云计算为AR开辟道路,让显示与计算分离,并在重量、算力和续航矛盾之间找到了软解法。这个分体设计在这一次的空间计算套装上发挥到了极致。
眼镜承担感知和显示功能,算力搭载在独立的主机上。为了让Station Pro足够强大,Rokid为其选用了一颗高通的专用芯片XR2+ Gen 1。相较于骁龙XR2平台,它可以带来30%的散热性能提升和50%的持续性能提升。
Station Pro脱离了手机的制约,通过定制化的主动散热与性能均衡机制设计,可以在持久保持高频高性能输出、高速计算的同时,给用户带来90Hz刷新率下极致低延迟的AR体验;得益于定制化的大容量电池,新套装续航能力是手机型AR主机方案的2倍以上。可以担负起丝滑的双手空间实时交互体验,也可以承载应运而生的空间计算生态。
而支撑起这一整套空间交互的背后,是操作系统的功劳。好的操作系统一定是软硬件的高度配合和协同。为了实现最好的AR体验,Rokid产品一直都是跑在自研的操作系统YodaOS-Master上,并在每个细节都进行重新定义和深度调优。
生态革命,开放与兼容并行
这一场新的战争,不仅仅是软件的战争,也是生态阵营的战争。
一边是以苹果为代表的iOS生态,一边是安卓的AR开放生态。一边是信奉VST的苹果、一边是信奉OST的Rokid。
2013年,谷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AR眼镜,祝铭明在发布会现场第一次戴上了谷歌眼镜,那一天,他在朋友圈记录下了他的两个感受:1、非常棒的创新;2、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也正是这时候,祝铭明萌生了离开阿里创业的想法。
不过,让祝铭明始料不及的是,十年后,谷歌成为了他的盟友。谷歌为搭载Android TV生态的Rokid Station授权,一起赋能全球AR生态。
“一群疯子,一个梦想,十年光阴。”祝铭明感慨万千。
另一方面,消费级AR眼镜作为新兴的数码硬件产品,给屏幕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而硬件与生态缺一不可。AR眼镜一直被誉为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这个化学反应的产生除了硬件产品,更少不了内容生态。
健康良好的用户活跃数据,说明用户已经准备好了用AR的姿势来连接他们所熟悉的内容应用。
80年代,一部《射雕英雄传》引发了国内有线电视娱乐时代的万人空巷。在太平洋彼岸,一部《老友记》也同样吸引了“coach potato”的娱乐视线。饭后茶余坐在沙发上蹲剧,逐渐演变成为人们主流的娱乐方式。
00年代,一根根蓝色网线进化成了一个个WIFI盒子,人们开始抱着电脑、iPad、手机坐在任何角落,观看诸如《武林外传》此类的网剧成为新的娱乐方式,只是——屏幕变小了。
岁月穿梭,值此20年代,大众娱乐第三叠浪开始由AR头部品牌Rokid携手谷歌发起——它们携手把多媒体设备缩小成一副眼镜大小,把屏幕扩大成125寸影院级无形大屏——在任何角落刷大屏版短视频,或将成为最新的生活潮流。
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碰,空间交互的大门即被打开。里面有个人在互联网世界游走多年熟悉也不愿轻易改变的一切:微信、B站、浏览器等。只是它们显示的界面从方寸固定的电脑和手机屏幕变成了无所不在的空间……
眼前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不过,与此同时,Rokid仍然希望自己能够生存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中,而不是自己重新定义一个“新生态”。
“我没有那么自大,我没有信心说一定要改变所有用户的交互习惯,同时改变用户的内容习惯。当用户进入一个新的生态,当他发现自己所熟悉的生态和内容都在的时候,他会非常有安全感,而且愿意去使用它。这反而会更利于让用户迅速习惯新的交互方式。”祝铭明如是说。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现有阶段,Rokid Max+Rokid Station的娱乐套装适合每个消费者尝鲜,而空间计算套装类似苹果的Vision Pro定位,更适合开发者进行AR应用开发使用。等到开发者生态足够丰富的时候,空间计算套装或将成为每个人的“超级计算机”。
上接用户,下接硬件,中间还要桥接开发者,Rokid操作系统为开发者构建空间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套件。开发者可以基于手势做出丰富多彩的互动应用。
这是信息搜索的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从浏览器信息的搜索到短视频流的数据推荐机制,都将因为AI+AR的融入而酝酿新的变革。
Rokid小心翼翼地烹饪着“空间计算”这道小鲜,调和着新旧生态比例,让用户能有新奇感,又不至于有完全的陌生感,没有一丝设计是多余的。
干掉手机!
Rokid的意图很明显,从Rokid Station到Station Pro,它都在不断强化一个宗旨——打造一个全新的终端生态,最终与手机分道扬镳。
或许,在Rokid的眼中,自己未来不应永远是手机生态的附属品,它要在自己的领地开疆拓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AR设备要包含一个分体式的计算部分,一开始是Station,如今则是Station Pro。自从Rokid Station推出之后,90%的上一代Rokid Air用户便不再连接手机和电脑,而是选择直接连接Rokid Station。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祝铭明向笔者透露,在新一代的Rokid Station Pro推出之后,不想更换眼镜部分的Rokid Max的用户,也可以选择更换新的Rokid Station Pro。
“一旦AR获得自己的终端形态之后,其实它是没有必要继续依附手机和旧的生态硬件,以往那个时代就此过去了。”祝铭明认为,通常一个产业的成熟期是10年时间。从2013年到2023年,Rokid其实也早走过了10年时间,或将揭开AR行业的最后一道面纱。
“对于市场发展时机的判断,我只看用户行为,不看销量,也不看业绩成长。” 祝铭明认为,AR产品主要看用户使用的时长,“我把AR产品带到用户面前,我只看三个数字:第一是用户的活跃度。第二是活跃用户的使用时长。第三是用户使用内容的丰富性,它反映了应用数据的分布度。”
Rokid刚刚公布了一个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Rokid AR眼镜销量同比增长150%,服务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每天,超过3万人在使用Rokid的AR眼镜。更重要的是,Rokid AR用户的最高月活跃度已经达到40%。用户单日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一个小时。这一连串的数字或许是催化这次与谷歌携手的最有力催化剂。
“眼镜后面拖着的这根线,我一直不喜欢。今天我在这里立个flag,未来一定要把这根线拿掉。”祝铭明再次彰显出自己的“偏执狂”性格。
很多人不相信,Rokid Station曾经是一个被祝铭明毙掉三次的产品。它的产品经理和整个团队最后被逼得“违背”老板的意见去偷偷继续研发,因为他们认为做这个事仍然是对的。四周之后,当他们把迭代后的产品再次展示给祝铭明时,后者接受了。
“作为老板,我是一个‘不要面子’的人,如果你是对的,那就是对的。”祝铭明笑称。
在祝铭明看来,一款成熟的AR产品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可以一直轻松佩戴,尽管这次Rokid Max Pro的重量只有76g,但仍然还有一定的负重感。
二是在调取内容和功能时,不需要像手机那样退出一个APP,才能进入另外一个APP,而是可以轻松调用任何一个APP。
三是产品实现随时热待机,想用的时候,用户随手就能开始使用。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大部分手机就能被干掉了。”祝铭明认为,目前AR眼镜无法取代手机的原因就在于无法占据碎片化的应用场景。
“作为个人计算平台的概念,Rokid Max Pro目前仍然还是一个尝鲜的阶段,还不能在体验上远超手机等设备,哪怕体验度的改善在20%以上,其实还是没机会的,因为用户习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只有将体验度提升到80%以上,AR眼镜行业才会真正迎来爆发的机会。”祝铭明说。
很多人认为创业公司一定会比大公司有更多的选择,但祝铭明并不这样认为,“创业公司都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赢就要赢在那条孤独的小道上。”
在祝铭明看来,虚实融合一定是未来行业方向。无论是AR还是VR,无论是OST还是VST,无论Rokid还是苹果,大家只不过是从地图两侧同时向中央区域进发的两个队伍,最终看谁能最先到达中心点。先到方自然会占有生态优势,甚至拥有整个格局。
“Rokid把自己的目标设得很高,当你太忙的)时候,是不喜欢跟风的,我们习惯让产品自己说话。”祝铭明笑了笑,这样淡然诠释自己的心态。(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