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揭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用一句话概括了12月9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的盛况。
这里既有耄耋之年的资深院士,也有从事AI理论及应用默默钻研、成就卓著的杰出工作者;这里既有勇挑重担、奋斗在基础前沿领域的中年科技骨干,也有拼搏在科技创新创业大潮中出类拔萃的科技专才;当然,这里还有一些没有获奖的人们,但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用一句话概括了12月9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八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的盛况。
图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左二)
今年是“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举办的第八届,共有70个项目成果摘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最高殊荣。
期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荣获我国首位“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以肯定他在知识工程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就,特别是在全过程动画自动生成、专家系统开发环境、软件自动生成、少儿图灵测试、知件、大知识特征刻画等方面取得多项被国际公认具有创新性的领先成果。
同时,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海峰博士获得首个“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图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王海峰博士
在获奖感言中,王海峰分享了两个观点,为我国AI人和AI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收获自在前方。
第二,AI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的。
王海峰博士认为:“在继续加强AI基础技术研究的同时,我们要让顶尖技术走出实验室,真正落地成产品、解决方案,赋能社会经济各领域,让AI充分发挥驱动力量,促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收获自在前方
作为我国AI领域的开拓者和先驱,陆汝钤院士在颁奖典礼上,回顾了在中国AI在知识工程领域走过的路,也发自肺腑发地总结并反思了迄今为止中国AI的发展历程。
“以前的经验中当然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坚持和进一步发扬,但是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AI技术发展很快,我深感自己已经在许多方面落后了。” 陆汝钤院士坦言。
如果按AI发展划分的话,即可分为符号智能、统计智能和深度智能三个阶段,其中新阶段和原阶段的关系并不是新的取代原来的,而是新老技术的不断融合。
陆汝钤认为:“我个人在符号智能时期起步,在统计智能时期观望,到深度智能时期就落后了许多了,如今正在努力学习,以求跟上时代的脚步。”
王海峰博士也表示,自己从大学到工作,一直专注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语音等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始终在AI这个领域从未离开。他说道:“这就是对我而言正确的道路,满足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以及科技造福人类的理想。”
他表示,多年来有过停滞不前的沮丧、曲高和寡的无奈,而更多的是研究成果为大众所用的喜悦,以及随之而来的认可。“所以,我说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收获自在前方。” 王海峰博士说道。
图 | 论坛现场
对于20年来AI的发展,工信部中国信通院副所长张雪丽认为:“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芯片软件能力的推动下,将我们带入了AI下一个发展的阶段。”
目前,AI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例如,国家各有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互联网+”AI.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AI发展规划》、《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及《高等学校AI创新行动计划》等战略和规划。
同时,全国有16个省市发布了相关AI战略规划,从国家到地方,均从政策的高度,为我国AI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AI也需要相应的应用场景。张雪丽指出,目前我国在智能机器人、电信、金融、安防、驾驶、教育、医疗、搜索等各行各业中,都在不断地去丰富它的应用场景,其目的就是服务于人。
AI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
AI产业要落地,离不开一个立足的场景。
王海峰博士指出:“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叫人类革命代入了机械化时代;第二次将人类社会代入了电气化时代;第三次是信息化。我们现在非常有幸,正处在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候。”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就是AI,因此世界各国都对AI非常重视。为了抓住这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就必须促进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新一代AI的健康发展。
图 | 圆桌对话
“目前,AI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王海峰博士认为,为了要把AI真正能用于各行各业,帮助各行各业解决问题,就必须与场景结合,打造生态,并收集数据,同时要制定不同的标准。
“全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对于AI抱有正确的认识和预期,不能过高,也不能畏惧,才能更好地拥抱AI,我们一起努力,用AI技术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王海峰博士说道。
在应用场景方面,李德毅院士以汽车产业为例,针对目前国际上唱衰自动驾驶的风潮,他认为,21世纪最具颠覆的技术当属自动驾驶,其几乎涉及到AI相关所有黑科技。它不仅具备计算认知,而且能够记忆认知,还有交互认知,所以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实践。
汽车不仅是工业革命精益化管理的典范,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智能制造的实力,其中包含规模化生产、精益化管理两大法宝。现在,还要加上模块化定制,即数据驱动控制和学习,为未来出行带来科技服务。
“我们利用这三大法宝,使其形成一个 “三会两行”(会开车、会学习、会交互、有个性、有悟性)的轮式机器人。”李德毅院士表示,如果此类轮式机器人成为汽车产业一个立足的场景,那自动驾驶的落地也就不再遥远了。
然而,在AI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类工作将被机器取代这一争议话题在所难免。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温浩在分享中,引用20年前曾输给深蓝的卡斯帕罗夫一句名言:“AI将会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这一趋势无法逆转,但是机器能帮助人类过上更富有创造性和愉悦的精神生活。”
如今,AI大潮正汹涌奔来,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人幸免。然而,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道路,勇于拥抱AI,充分地利用AI这一智能工具,不断走向实用,服务大众,才能真正推动AI的良性发展。
未来,人和AI将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