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热潮:莫跟风防虚火
“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做得不错,但基础研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王海峰指出,我们目前用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技术等,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新年本该红红火火,如果遇到虚火呢?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人工智能:莫跟风,防虚火》一文在网上悄然传开。人工智能的虚火究竟在哪里?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我们企业要在新年做出哪些战略调整?OFweek人工智能网盘点近几年“人工智能虚火论”的演进历程,仅供人工智能企业做决策参考。
人工智能“虚火”的由来
任何行业火得太快,火得让人猝不及防,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虚火。人工智能产业这几年就一直处于“炙手可热,被泼冷水,势头不减反增”的发展状态,资本大举杀入时如此,资本寒冬时也如此。
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做了很多落地商用的尝试,有些项目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商用如火如荼,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却没得到社会的正视,学术界却和产业界有着很大的意见分歧。乍一看,产学之间的分歧让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虚火过旺”一说。
回顾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体会学者专家的忧虑了。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力群十几年前与同行们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而奔走呼吁,“那时候很多人对人工智能避之不及,还有人认为它是伪科学。”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人工智能在基础层取得重大成就时,人工智能在国内还被看做是骗人的“超能力”甚至是迷信。即便是后来人工智能得到了社会认同,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它始终以计算机的一个分支或自动化的分支存在。
如今,人工智能成了香饽饽。面对高校扎堆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以及铺天盖地的各种人工智能产品,韩力群认为其中不少是盲目跟风,“这是很危险的势头”。
事实上,跟风最严重的地方更多是在产业端。各行各业都AI,甚至有行业发出“无AI不XX”的口号,全国各地大力建设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拔地而起……“AI+”和“+AI”是最常见的两种产业落地的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跟风。假设医疗火,于是多数AI公司就推出AI+医疗的应用方案;AI热,各行各业就推“+AI”。毫不夸张地讲,如今没有几个电子产品好意思宣传自己没用到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炙手可热,何虚之有?举个闹钟的例子,手机设电子闹钟的流程这样的:开启语音助手,下达设置闹钟的指令,确认指令。而一个传统闹钟的设置似乎更简单,拧动发条到对应的时间即可。虽然设闹钟只是语音识别的功能之一,二者没有可比性,但联想到每年的“人工智障”盘点,人工智能的“虚”已可见一斑了。
AI虚火为什么过旺?
人工智能的虚火为什么会出现“过旺”的情况呢?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乔俊飞认为,现在很多所谓人工智能产品只是初步实现了会“看”和会“听”,容易让人把‘看’和‘听’代替了全部的智能。”抢赛道,抢商机,急于求成,是国内人工智能商业化的通病,也是虚火过旺的主要原因。
回顾近几年的人工智能热带来“虚火过旺”,背后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近些年的科学技术层面实现了大的突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识别算法、芯片都达到了应用水平。这些成果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了落地应用,让市场切实看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加上2016年阿尔法狗AlphaGo一战成名,人工智能成为年度热门话题,社会和行业的“群众基础”爆棚。
二是资本推波助澜,人工智能成为最大最热门风口之一。2016年兴起了人工智能投资热,一度热到知要是跟人工智能沾点边的项目,包装成人工智能就能融到资。然而,这种伪人工智能项目,来得快去得也快。2018年资本收紧,人工智能“寒冬”里,除了几家独角兽企业,多数AI企业都在裸泳。在韩力群看来,那些从各个领域涌入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者,不少都是投机者,使得这股人工智能热潮里充满了噱头与忽悠。
三是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类似规划。2018年中央提出“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各种人工智能产业园、基地和配套政策如雨后春笋,吸引和鼓励科创企业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的标准、规范滞后,参差不齐的人工智能企业大军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凑热闹偏补贴的投机分子。
此外,消费者的跟风心理,也被不少企业/商家利用,让蹭热点卖货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