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IPO撤回,原因几何?

资讯 3年前
1.06K
京东数科IPO撤回,原因几何?

文/黄依婷

又一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4月2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因京东数科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将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

这意味着,这个估值高达2000亿的独角兽,在历经7个月冲击科创板后,最终以撤回退场。

这是今年以来的七十多家IPO撤回案例之一,也是估值最大的企业IPO撤回案例。

以去年12月为分水岭,“IPO撤回潮”一直持续到现在。

2020年12月,共有15家公司取消科创板IPO计划,是之前一个月的近四倍。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今年共有73家科创板、创业板拟上市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这其中,不乏有柔宇科技、云知声、禾赛科技这些备受关注的独角兽企业。

从辛苦备战IPO,到主动放弃,这些企业经历了什么?

1月29日,证监会出台《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宣布自公布日起,将抽取拟上市企业,实施现场检查,被抽中检查的企业,可主动撤回IPO申请。

3月2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表示,将对“带病闯关”的企业严肃处理,对执业质量不高的保荐机构,也将采取针对性措施。

《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图源证监会公告原文

种种动态,释放出IPO严监管风向,引发不少企业打起了“退堂鼓”。

那么,为何企业在严监管面前,纷纷选择撤回IPO申请?撤回的企业,又存在哪些问题?

1、严监管引发撤回潮

2020年最后一天,深圳柔宇科技提交的上市申请获得了受理,正式冲击科创板上市。

按照以往经验,科创板从受理到上市平均仅历时200天,平均一家融资逾10亿元。不出意外的话,3个多月后,柔宇科技将登陆科创板。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2020年10月,董事长刘自鸿参加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登上央视荧幕发言,他表示柔宇科技已成长为全球柔性电子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即便在柔宇科技上市材料获得受理后的1月5日,网易“清流工作室”发布了《柔宇科技IPO真相》一文,揭露柔宇科技产品、客户等经营风险,引发多家媒体转载、激起舆论争议,柔宇科技还是不为所动,顺利挺进1月28日的问询关。

直到1月31日,上市之旅突然暂停。

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最新一批受理的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抽检名单,柔宇科技和其余19家企业被抽中。

2月9日,柔宇科技撤回了上市申请材料,上交所终止其上市审核。

9天,从被抽中检查到放弃上市,这可能是企业上市历史上,最“火速”的撤回速度。

上交所终止柔宇科技IPO,图源上交所公告原文

同样因为检查而退出IPO的,不止柔宇科技。例如,森泰股份的经历,就比前者还要坎坷。

森泰股份是一家合成材料制造商,为户外设施、建筑家居生产木塑复合材料。作为和柔宇科技同一批被抽中现场检查的厂商,森泰股份在收到通知的23天后,最终选择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这是森泰股份经历过最“煎熬”的23天。从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森泰股份在四个月里经历了三轮问询,回答了证监会上百个问题,甚至通过了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拟好了招股书。就只差通过“现场检查”最后一关,森泰股份就可上市了。

然而,它还是在距离现场检查仅剩一天的时候,撤回了上市申请,四个多月的努力只差一天,就此付诸流水。

自证监会1月29日正式发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宣布将对拟上市企业实施现场检查后,IPO撤回率大幅提高。

柔宇科技、森泰股份在内的首批20家被抽中的企业中,有16家选择在经受检查之前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撤回率高达80%。

现场检查有何威力,让企业如此“闻风丧胆”?

一个细节是,现场检查时,公司董监高等所有高管账户流水,甚至会计、出纳等相关人员的每笔交易流水都会被仔细核对。只要有一笔出现问题,公司就会被怀疑。

财务底稿、工商登记记录、银行函证、会议纪要……企业活动的几乎一切痕迹,都要经受一次全方位大检查。参照2020年及以前的经验,现场检查的通过率仅40%。

一位投行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从以往IPO现场检查来看,在进场前主动撤回的企业,证监会一般没有任何处罚,但经过现场检查后,不仅会被指出各种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被移交稽查部门,很多企业心虚了,便撤回了。”

例如,2020年,江西绿巨人在现场检查时,被查出更改流水、资金往来不充分等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3年内不得申请IPO。

珠海杰理科技受罚更严重,因被查出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问题,直接移送证监会稽查,上市从此遥遥无期,连带保荐机构中信证券陷入“IPO造假”指责,声誉受损。

这是一场严酷的暴晒,参与其中的企业、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没有一方敢在聚光灯下冒险。

即使逃过现场检查,企业也面临着骤然变紧的IPO审核。

今年一季度,根据万得数据统计,IPO审核通过率为87.97%,而在2019年,科创板的这一数据高达97%。

问询轮次也直接反映着监管风向。2020年及以前,很少出现企业被问询三次及以上的情况,但今年前两个月,34%的企业遭遇三轮问询,5家以上企业甚至被问询4次。

日渐趋严的监管,让越来越多企业暴露出问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