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苹果AR/VR还有多远?

资讯 3年前
1.53K

作者|周峰

可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已经知道了,今年的WWDC发布会,苹果很“拉垮”:不仅传说中的新芯片没露面,被各种“剧透”的16寸Macbook放了鸽子,就连Airpods也只是在高端型号上增加了“助听器模式”。

总之,如果你期望今天凌晨,苹果会带来任何具有变革性的硬件的话,那么2021年的WWDC可能就是过去十年中,最无聊的一届了。

不过,WWDC本身并不是重磅产品的发布平台。作为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的核心目标是维系苹果的开发者生态。所以相比硬件而言,iPhone、iPad、Mac和一系列智能硬件设备背后的系统级软件,才是WWDC真正的主角。

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带来了iOS 15、iPadOS 15、MacOS Monterey,把iPhone、iPad和Mac三端的体验变得更加统一。同时也升级了手表、耳机、智能家居背后的内容生态。

当然,自从iPad Pro装上M1芯片后,苹果一下子吊起了大家想看未来生产力工具的胃口。不过从这次iPadOS的更新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iPad“买前生产力,买后刷网剧”的认知恐怕不会有多少改变。至多,不过是把“买后刷网剧”变成了“买后一起刷网剧”。

不过,这点失望和AR/VR行业来比,恐怕算不上什么。

今年3月,彭博社曾报道苹果可能会在WWDC上推出一款AR/VR头戴产品。以爆料苹果未发布产品知名的行业分析师郭明錤之后也表示,苹果将会推出一款头戴式VR设备,售价大约1000美元。

传闻的背后并非臆想。创业邦从多位VR行业创业者处得到消息,称苹果正在计划推出一款高端混合现实一体机,并且预期此类设备会在10年之后替代智能手机。

但你知道的,今年WWDC没有发布任何硬件。

图片

传说中的苹果AR/VR,去哪了?

虽然没有硬件的踪影,但AR/VR元素在今年的发布会上还是无处不在。比如一开始,摄影机跟随库克的背影一同走上舞台后,随之而来的画面是乔布斯剧院中座无虚席的苹果虚拟表情Memoji。这个场景很难不让人想到5年前,Facebook创始人及CEO马克·扎克伯格在三星春季发布会上突然现身,宣布Oculus将与三星合作开发VR产品的场景。

在Facebook的愿景中,VR会成为一种社交场合,将人们的家庭、工作关系投射到虚拟环境中的卡通化身上去。在这一点上,Facetime的新功能,甚至对空间音频的支持,就更像是对Facebook当年愿景的回应。

图片

Facebook设想中的VR社交

图片来源:Facebook

从今年秋季开始,苹果将会在官方的视频通话应用中支持空间音频技术,为参与者虚拟出空间方位,增加多人视频通话时的临场感。同时,机器也会识别和消除环境中的噪音。另外,有“美颜”功效的人像模式也会出现在Facetime中,可以自动虚化背景,将人物突出出来。

如果从AR/VR的角度来回顾发布会,你会发现除了社交应用中的虚拟空间外,苹果在这次发布的不少新功能,实际上是为AR/VR设备在感知交互和实际应用方向上的布局。

例如,新地图将会启用的步行导航:用相机扫描环境后,路线信息便会叠加在相机屏幕上。另外一个例子是“知道自己被忘记的Airpods”,能通过苹果的“查找”网络发回提醒和定位。

原生照片应用则会从今年秋季开始,支持用户从图片和相机中提取文本,进行复制粘贴,或者搜索查询等互动。与此同时,用户在新系统中可以通过系统级的聚焦搜索功能,直接搜索照片。

此外还有健康App一同更新的步行稳定性检测。这个功能可以通过口袋中的手机,在待机状态下感知用户的运动,监测步频和步长数据,评估用户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

除了把上述AR/VR相关功能以API的方式开放给了全球开发者,苹果还强调了一个独立API:物体捕捉(Object Capture)。简单来说,接入这项功能的应用,可以通过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物体照片,完成3D模型的建模和渲染。苹果宣称这项API可以大幅度减少相关工作的时间。

向开发者开放AR生态并不是新闻。2017年WWDC,苹果就已经开始向开发者提供增强现实开发工具AR Kit,提供面部识别、动作捕捉、空间感知等功能。背后是苹果在AR/VR技术领域的多年布局。

据创业邦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苹果累计并购了21家AR/VR领域相关公司。其中图像识别、空间定位、显示技术和传感器这类的底层技术公司占到了绝对大头,共有15家。iPad和iPhone产品线已先后配备激光雷达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环境的精准感知  图片来源:苹果公司

从2015年开始,苹果的投资布局开始转向工具,陆续收购了4家公司,领域分别是工具开发、模型制作、模型渲染。从2017年起,这些开发工具化身成为ARKit,在历年的WWDC中与开发者见面。

最近的两起并购发生在去年。苹果在去年5月和8月,分别收购了NextVR和Spaces。这两家公司的业务都与VR内容相关:前者专注于VR直播,曾经利用VR技术转播过2019年NBA总决赛;后者则为远程会议应用Zoom提供过VR套件,使得参会者可以像Facebook最初设想的那样,以虚拟化身在一块可交互的虚拟白板上探讨问题。

这或许能说明:苹果在AR/VR技术上深耕多年后,似乎终于开始向开发者发出邀请,来构建面向消费场景的内容生态了。

图片

为什么都等着苹果做VR?

对苹果入局AR/VR期待的背后,既有兴奋,也有无奈。

兴奋的原因是AR/VR赛道重归火热。据创业邦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全球AR/VR相关融资事件共58起,募资总规模达到约144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一时期内,相关投融资事件共有49起,但募资总规模仅有当前的三分之一,约为49亿元人民币。

新一轮投资热的主要原因,是Facebook去年发布的Oculus Quest 2。这款头戴式VR一体机在解决算力、显示效果等早年VR设备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第一次把VR入门设备的门槛降低到了300美元(约1917元人民币)以下。

体验提升外加价格下降,设备销量因此爆发。Facebook在去年第三季度中曾经披露,Oculus Quest 2的同期出货量,达到了上一代产品的五倍。该公司也预计,新设备2021年的全球出货量,将会超过1000万台。

在至临资本投资副总裁陈粲然看来,Oculus Quest的增长曲线和早期的iPhone有诸多相似之处,而Facebook的出货量预期,已经超过了iPhone 3G的市场表现。他认为这款产品的形态,已经真正达到了消费级产品的爆发临界点。

2015年至2016年,AR/VR领域曾经经历过一次热潮,起点同样来自Oculus。当时这家公司尚未被Facebook收购,推出了一款名为Rift的消费级产品,作为台式电脑的交互外设推向市场。但在当时,主流PC性能无法带动相关设备和内容,显示技术不完善也使用户出现眩晕、疲劳等不良体验,AR/VR成为风口只有一年,便销声匿迹落入低谷。

“上一轮热潮中,行业没有意识到当时的技术无法满足对VR的想象。”经纬中国投资经理于晓轶对创业邦表示,当时大量底层模组和消费产品厂商都出现了融资困难,打击了投资人的预期。

不过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于晓轶观察到,和上次AR/VR热潮相比,3D化建模、空间感知和前沿显示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VR设备的体验因此才进入到可接受的范围。

无奈的原因,则是AR/VR的内容生态如何建立。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没有主意。

“Facebook在VR内容建设上投资了7.5亿美元,但营收还不到1美元。”Nolo VR创始人兼CEO张道宁同样从事VR一体机开发。他观察到,即便是引发了这一轮热潮的Facebook,也在VR内容建设上一筹莫展。

缺乏自身内容,优秀的硬件就为其他平台做了嫁衣。张道宁观察到,在游戏销售平台Steam上,50%的VR硬件来自Oculus Quest——这意味着Facebook大部分的设备出货,都成了Steam平台游戏的串流设备。

在张道宁看来,这一结果毫不意外:“Steam是目前VR内容生态最好的,平台上有8000款独占VR游戏,支持VR的游戏也有25000款。”归根结底,Facebook仍然没有完成内容分发多样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

苹果如何建设AR/VR内容生态,因而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借鉴方向。MYEG Capital中国管理合伙人李菲在2018年的低潮期考察过国内行业情况,她看到的情况是,国内应用、内容层面的开发者数量有限,很多创始人是技术出身,研发能力十分优秀,但对于应用场景理解不足。

在她看来,AR/VR在B端和C端都需要综合性的集成方案,但国内很多创业公司都只解决了一端,缺少交流与合作,需要巨头的参与和带动。

“Facebook、苹果等硅谷巨头在这个领域都有大量投入,国内互联网公司对技术推进业务的理解有限,很难带动整个行业发展起来。”她认为,类似苹果以并购方式布局业务,可以良性推动行业的发展,这对于国内公司而言,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虽然技术和硬件都已成熟,但从WWDC的举动上看,苹果还是希望通过开发者群体,积累起足够的基础内容生态,并从中筛选出杀手级应用。这或许是苹果并不急于发布AR/VR头显设备的原因。

在最新的研报里,郭明錤预测苹果的VR头显会在明年第二季度正式亮相。与此同时,Facebook、索尼也会在2022年推出新品。在明年这场大战开打之前,AR/VR赛道恐怕还要在升温中,继续探索一段时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