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还有春天吗?

资讯 2年前
683
寒武纪还有春天吗?

一年多时间里,“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已经连续6次收到来自股东的减持告知函。

7月27日,寒武纪公告,股东南京招银、湖北招银计划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2.68%的股份,减持原因均为自身资金需求。

就在一天前,寒武纪刚刚披露,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合计减持比例达1.35%,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这也并非南京招银、湖北招银首次发布“无缝式”减持计划,上次减持计划的披露与其第一次减持完成相隔仅两天。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上市之初,备受市场关注。如今却被市场冷落,那么A股人工智能芯片明星企业寒武纪究竟怎么了?

01

5年亏损近

30亿

2020年7月20日,顶着国内“AI芯片第一股”的光环,成立不足五年的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

在上市最初的几个交易日股价高歌猛进,市值一度超千亿元,一时间风头无量。但此后股价便一路震荡走低,如今跌至60元左右。与历史高点相对,公司股价回撤幅度近八成。

与低迷的股价相比,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寒武纪的巨额亏损。

据财报显示,2017年-2021年,寒武纪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五年累计亏损28.61亿元。

而寒武纪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研发投入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寒武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亿元、7.7亿元、11.36亿元。但在同期,其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

可以看出,寒武纪的研发费用是逐年升高的,但其营收远远无法覆盖甚至远低于研发成本,这也是因芯片行业有投入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特点。

寒武纪也坦言,是为了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而对于何时盈利的问题,寒武纪却表示,尚无法看到盈利期。

02

发展方向

举棋不定

对于寒武纪这样的高科技公司,连年亏损实属正常。但相比长年亏损,业务发展方向举棋不定或是众多股东“背弃”的主因。

寒武纪成立初期,核心业务在于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且华为为其主要客户。数据显示,来自华为的收入甚至高达90%以上。

但由于2019年后,华为开始自研芯片,便结束了与寒武纪的合作。失去了华为这一大客户,终端智能处理器IP这项业务的收入后续一直都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近两年,寒武纪围绕 AI 芯片探索并尝试周边不同业务,核心收入来源一变再变。尽管进行了积极的业务转型,但寒武纪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善——2021年其全年亏损达到了8.5亿元。

据2021年财报显示,当前寒武纪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智能计算集群业务、边缘产品线和云端产品线。对于核心业务收入一变再变,公司方面声称这主要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还处于探索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14日,寒武纪突然公告称,因与公司存在分歧,核心技术人员梁军提出离职,而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相当于彻底离开。

虽然AI确实可以赋能各行各业,但剥开华丽外壳,其核心更偏向于一个辅助手段,就目前来看其他传统产业对AI技术的需求和依赖并没有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AI产业已经进入了低谷期。在这一阶段,诸多AI企业在研发端仍需大额投入,在落地端则面临诸多难题与质疑。

03

入局者众多

竞争激烈

除此之外,寒武纪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作为成立不过7年的初创企业,相比行业巨头,现阶段寒武纪不仅差在芯片性能本身,还在与芯片相关的配套软件工具链上积累不足,缺乏生态基础。

如英伟达、AMD、英特尔,国内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中科驭数、爱芯科技等明星创企也开始交付大的芯片产品;汽车芯片领域,寒武纪也会遇到地平线、芯驰科技、黑芝麻科技等企业。

AI 公司最重要的能力早已不是 AI 技术,它们本质上是系统集成商,通过外采硬软件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整体方案。巨头们拥有数十年的积累,后来者要弥合差距远非一日之功。

而不少资金丰厚的互联网大厂也都在自研芯片,如百度有昆仑AI芯片、阿里有玄铁CPU和含光AI芯片、字节跳动也在组建芯片团队,它们既有可能成为寒武纪的竞争对手,也有可能通过自给自足而减少对专业芯片公司的需求。

总得来说,寒武纪可谓是内忧外患。当AI芯片企业持续性烧钱成为不争的事实后,长期价值或将成为左右其后续势头的关键因素。

       原文标题 : 寒武纪还有春天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