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AI落地,计算机视觉好吗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AI在中国落地最顺利的技术。以旷视科技Face++、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为代表的AI头部企业战略,出现向平台企业或软硬一体化企业发展的分化趋势,及零售等新领域快速崛起。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AI在中国落地最顺利的技术。从目前的落地进展来看,移动互联网、安防、零售、物流、医疗、文娱、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有待成熟。以旷视科技Face++、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为代表的AI头部企业战略,出现向平台企业或软硬一体化企业发展的分化趋势,及零售等新领域快速崛起。
计算机视觉在中国AI市场组成部分占比巨大。根据中国信通院2018年2月发布的报告数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中计算机视觉占比37%,以80亿元的行业收入排名第一。
2018年信通院11月发布的《2018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技术篇》中以深度学习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主,数据显示,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以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为核心,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等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开始渗入到各个行业。BBC预测,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83亿美元,年均增长20%。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上,从融资规模和市场结构来看,中国AI企业更集中于视觉和语音方向。
目前,深度学习几乎成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标配,也是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场景和深度学习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
深度学习背后的技术原理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本质其实是为了找到一个函数,让这个函数在不同的领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像语音识别领域,这个函数会把一段语音识别成一段文字;图像识别的领域,这个函数会把一个图像映射到一个分类;下围棋的时候根据棋局和规则进行博弈;对话,是根据当前的对话生成下一段对话。机器学习离不开学习两个字,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两种方式。
监督学习中,算法和数据是模型的核心所在。在监督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对训练的每个数据都要打上标签,然后通过把这些训练数据输入到算法模型经过反复训练以后,每经过一次训练都会减少算法模型的预计输出和标签数据的差距。
通过大量的训练,算法模型基本上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模型在测试数据集上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这就是整个监督学习的过程,监督学习目前在图片分类上应用得比较多。
非监督学习里跟监督学习不同的地方是,非监督学习不需要为所有的训练数据都打上标签。非监督学习主要应用在两个大类,第一类是做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把一组看似无序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组,以达到能够更加更好理解的目的。
另外是做自动编码器,在数据分析的时候,原始数据量往往比较大,除了包含一些冗余的数据,还会包含一些对分析结果不重要的数据。自动编码器主要是对原始数据做降维操作,把冗余的数据去掉,提高后面数据分析的效率。
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到数据后,算法是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环。算法之于计算机就像大脑对于我们人类,选择一个好的算法也是特别重要的。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受人脑神经元结构的启发,研究者认为人脑所有的神经元都是分层的,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学习不一样的特征,由简单到复杂地模拟出各种特征。
上图是计算机应用数学的方式来模拟人脑中神经元的示意图。a1到ak是信号的输入,神经元会对输入信号进行两次变换。第一部分是线性变换,因为神经元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信号加一个权重;第二部分是非线性变换。
神经网络就是由许多的神经元级联而形成的,每一个神经元都经过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为什么会有非线性变换?从数学上看,没有非线性变换,不管你神经网络层次有多深都等价于一个神经元。如果没有非线性变换,神经网络深度的概念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卷积神经网络
以上所讲的都是一般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接下来进入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是专门针对图片处理方面的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首先会输入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有三个颜色通道的数据,这是输入层。下面是卷积层,有一个卷积核的概念,每一个卷积核提取图片的不同特征。
提取出来以后到池化层,就是把卷积层的数据规模缩小,减少数据的复杂度。卷积和池化连起来我们叫做一个隐层,一个卷积神经网络会包含很多个隐层,隐层之后是全连接层,全连接层的目的是把前面经过多个卷积池化层的特征把数据平铺开,形成特征向量,我们把特征向量输入到分类器,对图片进行分类。
简单来说,卷积神经网络更适合计算机视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参数共享,另外一个是稀疏连接。
2015年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在ImageNet数据库上的识别准确率首次超过人类,同年Google在开源自己的深度学习算法。这些带动中美两国的科学家把计算机视觉算法运用到安防、金融、互联网、物流、零售、医疗、文娱、制造业等不同垂直行业。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由于数据可得性、算法成熟度、服务的容错率等因素的影响,落地的速度开始出现分化。其中,移动互联网、安防、医疗、无人驾驶等发展较慢。
技术发展趋势
提高预测精度,降低数据标注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能够识别信息的种类从最初的文字信息,到人脸,人的体态识别,以及各种不同的物体。
能够识别的精度也从最初的人1:1比对,到用于门禁系统等1:N比对,以及用在黑名单监控等场景的M:N动态监控。除了提高算法精度以外,提高数据标注的效率也是计算机视觉公司重要的课题之一。
企业发展战略开始分化,商汤向左,旷视向右,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中国的快速落地,吸引了以旷视科技Face++、商汤科技、极链科技Video++为代表的以算法为核心竞争力的AI初创公司,拥有强大数据采集及软件开发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各个公司都已经根据自己资源的不同,战略出现了分化。
各类公司初始时在产业环节中各有偏好,初创企业在算法与模型训练上占优,互联网企业则拥有天然的数据优势,安防企业则凭借极强的工程能力加速安防项目落地。
AI头部初创企业近年来融资动作频繁,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资金方面暂无瓶颈,然而面临互联网巨头的挑战,各大初创企业应依托已有的独立设计算法的能力,构建平台型解决方案,在研发能力与方案落地速度上取胜。(作者:张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