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工智能与AI教育的几点思考

资讯 5年前
1.71K
对人工智能与AI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人工智能与AI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人工智能与AI教育的几点思考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于5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OFweek维科网作为活跃于高科技领域的门户网站,我们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结合科技产业、AI应用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融合程度,本届大会让笔者受益匪浅,也引发了如下几点思考。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祝贺“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开幕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要从教育抓起

中国,是世界唯一现存的文明古国,也是当今世界格局中正在冉冉升起的大国。

纵观历史,从奴隶社会的青铜文明,到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虽然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所创造的璀璨文明始终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在汉、唐、宋、明、清等几个朝代,更是展现出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正在于当时领先于世界的文明传承,让每一辈的辛劳结晶都得以世代相传,并延续发扬光大。

直到近现代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建立新中国之前的这段时期,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列强辱华、国内军阀林立等多方面内忧外患因素阻碍下,我国的教育传承及科学创新体系与世界先进水平拉开了距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重新建立了全新的教育体系,以跟上世界的步伐,并寄望由教育带来民族复兴。

在废墟中立国、立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我们的前辈顶住了各种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立国90年、改革开放41年后,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世界第一教育大国。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在校生2.76亿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但,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也不是教育强国,我们只是在数量上赶上了世界脚步,在质量上仍任重道远。

在新中国成立90年之际,波诡云谲的世界格局再起波澜——世界头号强国再次对我国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贸易战,我国面临着国运的抉择。相伴而来的还有,原有教育体系跟不上我国科研、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需要注入新的元素来驱动,迫切需要基于教育带来的科研、教育、经济、文化等由量到质的升华。

当前世界文明正处于从网络时代迈向智慧时代的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的影响日渐深入;未来,谁主宰人工智能的核心,谁将引领时代的潮流。

结合我国当下大而不强的现状,党和国家振兴中华民族之心愈发强烈,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更是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指示我们:抓住机遇,发展好教育和人工智能。

思考二:厘清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重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各经济个体奋战于市场的最前沿,是第一手资讯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人工智能历经多次波折,直至今年随着神经卷积网络等新一代深度智能技术的崛起,并在市场推助下快速重回人类视野。

回顾过去的每一次发展高峰,人工智能都能引起行业的共鸣,并引发市场对AI技术场景落地的展望。本次技术的突破,更是被各行各业报以巨大的期望;不过,与此前多次AI浪潮不同,这一波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于是AI+赋能模式快速蔓延开来。

现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能教育等智慧化场景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即便是行业人士,也是看得眼花缭乱。

不过,在OFweek维科网看来,所有的场景应用,除了安防、移动支付最能切中行业痛点,并解决了行业需求外,更多的行业应用还处于场景化落地的摸索当中。

以教育行业的各种解决方案为例,目前推出的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很多,如教室人脸签到、校园安全、校园应急指挥平台、宿舍出入口门禁系统、食堂支付、教室监控等应用,本质上说,只是将其他行业场景移植到校园这个“小社会”中而已,以管理手段身份换个场景存在,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对教育事业产生影响;相反,部分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在技术的壁垒下,反而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笔者认为,这不是真正的AI+教育,与我们的期待相去甚远。

智慧教育应是多方面的,不可否定,我国在前进过程中,是存在一些不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如校园暴力等,如上教育解决方案多是针对这些问题所推出,但这不是智慧教育的重点,而是一味地围绕教育打转。

教育的目的是授人以业,让后辈懂知识、明事理,进而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温室的花朵般供奉在囚笼中。

新时代,我国面临着众多新问题,教育事业事关国运长鸿,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到教书育人上来。忆往昔,学生时代最令人眷顾的,不是教学设备有多先进,不是校门有多宏伟,不是教学楼有多气派,更不是宿舍有多豪华;而是教授娓娓道来的渊博知识、如饥似渴的求学拼搏、探寻真理的激烈辩论……

哪怕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想着它被摩擦得油光的样子,那也是一种幸福,因为那弥留的是多少学子求学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的海洋里充满了新元素,新一代的教育就是要解决“应汲取哪些元素?如何有效汲取这些元素”的问题。

这才是智慧教育所需要的:能让学子有所学、学得深、学得透的智慧教学方案,将学子们打造成能打仗、打胜仗的栋梁之才。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祝贺“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开幕的几点思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