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李宏玮对话扩博智能严治庆
「Going Global」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栏目,对话一线出海人物,讲述一线出海故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创业创新正在由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转变,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Going Global」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栏目,对话一线出海人物,讲述一线出海故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创业创新正在由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转变,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本期访谈由Facebook和创业邦联合推出,对话嘉宾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 Lee)、Clobotics扩博智能创始人严治庆(George Yan),对话主持为Facebook大中华区营销总监陈耿星(Patrick Chen)。
AI很火,但人工智能真正落地,道阻且长。
2016年,在微软工作16年的严治庆创立了扩博智能(Clobotics)。他认为,人工智能必须要走下神坛,在商业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这也是扩博智能最初的发展理念。
在“AI+场景”的应用赛道上,扩博智能选择了两个跨度极大的行业,零售和风电。虽然两个行业跨度极大,但技术上有很强的共通性,产品线背后的核心都是计算机视觉。
目前,扩博智能已经和国际快消零售品牌可口可乐、沃尔玛、宝洁等落地合作,并服务于龙源、双瑞、上海电气等国内头部风电企业,同时和欧洲最大的风机运维商之一GEV达成了战略合作。
2017年6月,扩博智能获得GGV纪源资本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初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8月完成1100万美元A++轮融资,2019年8月完成Pre-B轮2200万美元融资,2020年1月获得Pre-B+轮1000万美金融资。
截止目前,公司累计融资5300万美金。GGV纪源资本在2017年成为了扩博智能的早期投资方,其管理合伙人李宏玮也加入了公司的董事会。李宏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应用场景落地的时机已经成熟。
技术应用无国界,如何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严治庆看来,只有在一个行业深耕才能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可以先在国内打磨产品再向全球复制,他称之为“在国内磨剑,在国外亮剑”。
近日,Facebook与创业邦邀请扩博智能创始人兼CEO严治庆、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分享了中国创业者进击全球AI应用市场的故事。
主持人:AI是现在非常一个火爆的行业,这个行业在应用层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2016年开始,Clobotics在很多行业已经有应用落地,包括风电、能源、新零售等等。与其他的AI公司对比,Clobotics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严治庆: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愿景,我们希望可以通过硬件、软件、AI的能力,去赋能很多offline(线下)的场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年纪比较大一点,也非常聚焦在行业当中。我们认为硬件、软件和AI技术必须要在行业中落地,这样才能真正扎根去服务我们全球的客户。
我们必须要在一个行业当中深耕下去,专注下去,才能真正找到这些客户的痛点。我们把商业闭环打造出来以后,在中国可以把产品做好,在全球可以去快速复制。我们公司有一个口号,国内磨剑,国外亮剑。
主持人:你们在零售行业是如何落地的,在这个行业的优势是什么?
严治庆:在零售行业,我们用到的技术都是互通的,而且是线下的。我对商品场景有非常深的感触,我们能在线下去识别这些产品,其实就可以把很多产品给到正确的客户。
主持人:从投资人的角度,您如何看待AI行业,以及Clobotics这家公司的呢?
李宏玮:其实AI不是一个新概念,它主要是算法,背后是不一样的算法和逻辑。但为什么今天能够陆续看到很多AI应用场景落地?我觉得是时机成熟了。我们关注的是,在每个行业的解决方案里面,能不能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如果可以形成行业内结构化的数据,那么不管是算法也好,语音的理解也好,或者是简单的数据算法优化或者个性化,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可以真正场景化、标准化的阶段。
关于Clobotics,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觉得,这两个场景(零售和风电)看似不一样,但实际上确实有很多共同点。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点,它可以产品化,一个不能产品化的行业其实做不大。
其次,我们要找到客户的痛点,然后更好地做匹配。零售也好,风电也好,我觉得Clobotics找到很合适的能够落地的一个场景。但其实Clobotics的生意不仅仅在国内,现在也走去国门,比如去丹麦跟当地的风电厂去谈,各种风叶的维护等等。
严治庆:很多时候,我宁可在一些场景中吃点亏,也不愿意损害客户的利益,因为我们跟客户是做长期的生意,所有东西都是建立在诚信上。所以有这种信任度,以后与全球大客户的合作,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所谓4.0也好,5.0也好,下一个时代也好,它已经不是靠运营驱动,也不是靠资本驱动。我觉得还是要合适,不要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不要为了出海而出海。如果你的产品可以成为国际化产品,那么当然你要快速去搭建这个能力,但如果不行的话,肯定就先把中国市场吃透,然后再出去。
主持人:接下来中国公司在海外会有哪些机遇?
严治庆:我一直觉得中国其实有非常好的土壤,你可以深深的打磨这个行业中的产品。因为数据很多,应用场景很复杂,而且客户更愿意让你去做一些尝试,其实中国很多新的功能迭代很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我觉得大部分的本土创业者,他们想的是我怎么把产品做更好,功能更完整,最终让用户能够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