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资讯 2年前
841
时隔十年,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时隔十年,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时隔十年,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在近日举办的2022谷歌全球I/O开发者大会上,官方展示了新一代谷歌AR眼镜概念机(以下简称AR眼镜),它支持24种语言实时翻译和AR字幕显示功能。(VRAR星球已于5月12日发布文章《谷歌AR概念眼镜亮相:实时显示翻译文本》,可以点击跳转阅读。)

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AR眼镜概念机

在外观方面,新一代谷歌AR眼镜采用了新的设计,黑色镜框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日常佩戴的外部观感与普通眼镜无异,至于上市时间官方并没有披露。谷歌表示,AR眼镜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未来还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功能应用。

如果明哥没有记错的话,这是谷歌第二次展示其AR眼镜产品了。上一次,还是在十年前的2012年。那么这一次的AR眼镜与上一次有何区别?谷歌为何执着于AR眼镜?这一次谷歌能够成功吗?如果你有这些疑问,看完本文,你就会明白。

01.

从极客范走向务实的谷歌AR眼镜

2012年初代谷歌AR眼镜亮相,它的主要结构包括,在眼镜前方悬置的一台摄像头和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的电脑处理器装置,配备的摄像头像素为500万,可拍摄720p视频。镜片上配备了一个头戴式微型显示屏,它可以将数据投射到用户右眼上方的小屏幕上。显示效果如同2.4米外的25英寸高清屏幕。

谷歌初代AR眼镜

在功能上,初代的谷歌AR眼镜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初代谷歌AR眼镜,明哥认为是“另类的外观,强大的功能,极客范十足”。正因为如此,初代谷歌AR眼镜的登场受到了不少数码爱好者的追捧,奈何这部分人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或者“下一部一定支持”,导致初代谷歌AR眼镜叫好不叫座。

1500美元的售价、“不同寻常”的外观,也让普通消费者对初代谷歌AR眼镜望而止步。此外,缺少应用、侵犯隐私、技术不成熟都是初代谷歌AR眼镜的缺点。苹果CEO库克曾这样评价谷歌AR眼镜“这种AR可穿戴设备不会受欢迎”。

结果可想而知,初代谷歌AR眼镜以失败告终。谷歌AR眼镜的联合发明者帕尔维兹从谷歌离职,加入了亚马逊,而团队的其他重要成员也纷纷离开。最终,初代谷歌AR眼镜在发售9个月后就被叫停,媒体也宣告了这个项目的死亡。

10年后,也就是2022年,谷歌再次把AR眼镜(姑且称为第二代谷歌AR眼镜)放上台面。这回谷歌学聪明了,只是放宣传片展示其中的一个实时翻译功能,并没有过多透露其他细节,给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唯一透漏的“实时翻译功能“又的确可以解决C端用户现有痛点,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另外,从外观看,第二代谷歌AR眼镜跟普通眼镜相似度极高,消费者将其戴出门也不会被视作“怪人”了,这从侧面可以看出第二代谷歌AR眼镜更加务实。

02.

谷歌再战AR眼镜,只因没有硬件承载生态的危机感

从初代的谷歌AR眼镜,到第二代的谷歌AR眼镜,是什么让谷歌如此执着呢?在明哥看来,是没有硬件承载生态的危机感。

美国的诸多科技巨头,基本都是通过标配硬件搭载其生态服务,苹果有iPhone、iPad、MacBook等全家桶;亚马逊有kindle、Meta有Oculus、微软有Suface。而谷歌虽然有Pixel系列手机,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基本排不上号。市场调研机构IDC曾表示,谷歌Pixel手机在2019年总出货量超过720万台,相比三星这样一年出货量近3亿台的大咖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谷歌Pixel手机2019年总出货量超过720万台

谷歌难以在硬件方面支棱起来,致使自己的生态优势没法最大化发挥出来,甚至不得不给竞争对手送钱,免得受到冲击。有媒体报道称,谷歌每年都会向苹果支付巨额费用,以继续成为苹果浏览器Safari的默认搜索引擎。并需要确保必应搜索背后的微软在出价上不会高过它。据数据研究机构Sanford Bernstein的报告,分析师估计谷歌在2020年向苹果支付了100亿美元的上述相关费用,并估计2021年这一费用支出将增至到150亿美元,这将占据苹果整体毛利润的9%。有好事者翻了一下谷歌2021年的运营利润,为787亿美元,150亿美元支付给苹果的费用,就占了运营利润的将近1/5。

要知道,谷歌多年以来有90%左右的收入都来自于搜索引擎的广告。通过成为苹果设备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就能吸到不少用户和用户数据,用来推送广告。谷歌有超过一半的搜索流量来自苹果设备。

直白的说,那就是苹果设备这个流量入口,对于谷歌来说相当重要。即便内心一百个不愿意,谷歌还是得向苹果“交保护费”,谁让苹果通过硬件“扼住了谷歌的咽喉”。哪天苹果想通了自己整个搜索引擎,一脚踹开谷歌,后者只剩下哭了。

可以参考那些营收大头依靠苹果的供应商的下场,要么被苹果收购,要么卖身给其他资本,例如英国著名手机GPU开发商Imagination惨遭苹果抛弃之后,公司股价一夜之间下跌超7成,后来被中资私募投资公司Canyon Bridge收购。

谷歌的状况让人想到了国内的应用商店格局变迁。在手机厂商没有重视应用商店之前,第三方应用商店蓬勃发展,在2013年达到了顶峰,从下方的图表可以看出,第三方应用商店是应用市场的主导。

自从2014年开始,手机厂商对应用商店重视起来,逐步力推自家的应用商店。随着头部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扩展,手机厂商利用底层系统权限与硬件主导优势,自带应用商店用户量自然也滚雪球般增长,第三方应用商店走向了衰落。根据企鹅智库2017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在用户最常使用的应用商店之中,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小米、华为等应用商店)已经占比达到56.2%,超过了第三方应用商店。

谷歌若不想重蹈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覆辙,它就必须要有自己足够规模的硬件去承载它的生态服务,否则谷歌就容易被拥有硬件优势的其他科技巨头“卡脖子”。

为了让自己能够“硬起来”,在硬件的选择方面,谷歌在手机与AR眼镜两方面下注。谷歌把手机做的不温不火,加上市场不景气,谷歌的手机换代基本上是例行更新,没有太大的突破性进展。根据 Omdia 的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初步结果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12.9%的负增长。

这就让谷歌只能在AR眼镜方面努力了。根据Digi-Capital预测,到2024年,基于信息传递的移动AR的活跃安装基数将超过15亿,基于操作系统的移动AR将超过10亿,其次是基于Web的移动AR(增长率更高)。这可能会在5年内使所有移动AR平台的活跃安装用户总数超过27亿。从Digi-Capital的预测看,谷歌做AR眼镜的市场前景还是光明的。

03.

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与国内的OPPO、雷鸟、Nreal等厂商不同,谷歌做AR眼镜有以下几大优势:

① 历史悠久:谷歌在2012年就推出了初代AR眼镜,2022年展示了第二代AR眼镜,算上研发与规划的时间,至少有超过十年的历史,在人才储备与技术积累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② 生态全面:谷歌作为美国科技巨头之一,搜索引擎、地图导航、电子邮件、浏览器、视频网站、语言翻译等内部软件生态服务一应俱全,方便整合进AR眼镜中,这要比其他AR眼镜厂商四处拉合作弄生态要轻松很多。

③ 平台核心:不少AR眼镜厂商开发的产品以及软件的适配,基本都会用到谷歌的AR Core以及相关的API,例如AR Core Cloud Anchors、AR Core Geospatial。目前AR Core平台已经支持数十亿台设备,是帮助开发者构建沉浸式AR体验的强大工具。有了AR Core这个平台核心,谷歌就可以在自家的AR眼镜上加入一些独家的功能特性,以便区别于其他AR眼镜厂商,形成独特的卖点等。

④ 硬件起飞:初代的谷歌AR眼镜是谷歌内部人士做的,外观比较极客。到了第二代谷歌AR眼镜,外观变得亲民起来。估计跟谷歌收购加拿大智能眼镜初创公司North有关(North的首款智能眼镜Focals,外观与普通眼镜相近)。

此外,谷歌还收购了Raxium,该公司的MicroLED技术是AR/VR和混合现实 (MR) 设备中下一代显示屏的关键技术,可将显示屏的性能大幅提升。

通过收购眼镜公司以及显示屏关键技术公司等,谷歌AR眼镜在硬件方面有望起飞,拉开与其他AR眼镜公司的差距。

网传谷歌还为了AR眼镜组建操作系统团队,媒体称谷歌AR操作系统可能会为下一代增强现实硬件提供动力,满足语音命令准确性和视觉识别等要求。

由此看来,谷歌再次进军AR眼镜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整合了公司的各种优质资源,极有可能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得重生。

第二代谷歌AR眼镜,除了强大的“实时翻译和AR字幕显示功能”,还将具备哪些杀手锏功能?售价是否足够亲民?能否实现“让AR眼镜成为智能手机般生活必需品”的愿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值得我们期待。

文/多弗朗明哥

       原文标题 : 锐评 | 时隔十年,谷歌再战AR眼镜,能否起死回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